English

日本人日子过得如何

1999-11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冯昭奎 我有话说

 近年来,日本经济形势很不好,日本的报纸上充满悲观论调,几乎天天都在讲经济形势怎么不好。

那么,究竟日本人日子过得如何?

早在60年代末日本就成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,但是,老百姓总感到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日本的“经济大国”称号不相称。为此,在日本又响起了“生活大国”的口号,在1992年由首相的咨询机构——经济审议会提出了生活大国5年计划。然而,这个计划实施期间日本正值泡沫经济崩溃,90年代前半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.6%。可以说“生活大国”计划“出师不利”。但是,尽管人们常说日本经济状况不好,景气恢复步履维艰,但物价还是很平稳,一般老百姓的日子似乎并不难过。在夜晚的新宿街头,仍然可以看见到处是寻欢作乐的年轻人。

如果观察一下日本的物价,可以感到多数东西比中国贵,也有些东西甚至比中国还便宜。比如,鸡蛋由于搞机械化大生产而被称为是日本物价的优等生,按汇率折算中日鸡蛋的价格差不多;人们的日常用品当中,如服装、汽车、家电、一部分食品等也比中国要便宜;大米由于有政府保护,成了日本物价的劣等生,按汇率折算约为中国的十几倍;两国物价相差最大的是某些服务业,比如理发,理一次4、5000日元,相当于300多元人民币,而国内一般是几元钱。所以或许推出一个公式:鸡蛋(还有水产品)比大米比理发是一比十比几十,中日鸡蛋等的价格比是一比一,大米的价格比是一比十,理发的价格比是一比几十。耗费人工越多的商品或服务,中日价格差就越大。如果考虑到日本人的平均工资是中国人的好几十倍,可以想见日本人的日子比我们还是要好过得多。

总之,大多数人的生活基本上是平静的,但就是不爱多花钱,可以说问题不在于人们没钱,而在于人们不想花钱。而从生活的角度来讲,少花些钱不算什么问题,电视机还能看,冰箱还能用,就推迟一两年再更新,对生活也不致于造成什么影响。然而,这样一来,商店的东西卖不出去了;工厂因为库存增加而不得不减少生产,甚至要减人,引起失业率上升。可见,“内需”(主要包括个人消费与企业设备投资)对整个经济影响很大。现在,一说日本经济不行,就归罪“内需不足”,归罪于“消费疲软”,那么,为何大家不多吃些多花些,既可享福,又能把经济增长率搞上去,何乐不为?

这里有一个问题,千万不能搞错。这就是提高“增长率”吗?难道“提高增长率”本身就是“目的”?难道需要为了提高增长率而号召国民增加消费?买不必要买的东西?这显然是本末倒置,也不符合“市场经济思维”。市场经济难就难在,你号召人们每周多吃两顿饭要比号召人们每周少吃两顿饭(最近印尼总统就是这么号召的)要难得多。

人们吃穿住行,是为了过日子,不是为了提高“经济增长率”。在80年代末泡沫经济膨胀的年代,由于股票,土地涨价,使持有股票、土地的人们觉得自己顿时“富”了许多,于是大把大把地花钱,买“名车”、“名画”,颇奢侈了一阵。待进入90年代,泡沫经济趋于崩溃,股价、地价下跌,这些“资产拥有者”又发现自己亏了不少,于是在花钱上也学乖了,更加注意精打细算。本来,已经进入到“该有的东西都有了”的消费饱和时代,再加上“精明消费”之风盛行,就使厂商们愈发感到要从这样的国民的钱袋里掏出钱来何其难也。不是连政府也没估计到,l997年4月1日仅提高两个百分点的消费税率(从3%提高到5%)竟引起如此大规模的“提前消费”反应,以致就在1997年3月,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家庭主妇把成箱的酱油、醋从商店往家里搬。

其实,从长远看,日本人在消费上也着实需要精明些,多给自己留点后路。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口的高龄化。随着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的比例增大,日本社会将从现在由5.8人(这里说的“人”是指15岁至64岁的生产年龄人口)抚养一位老人变为2015年仅由3人抚养一位老人。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对人口高龄化将导致国民负担加重的担心,也成为抑制现时消费的重要因素。

日本人的日子过得如何?还需看看老龄化社会中的老年人过得怎样。

建设“生活大国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老年人的福利。在日本对70岁以上的老人有各种优待。比如在东京7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东京都经营的地铁和公共汽车,但如果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则须少量付费。据说政府为老人出这笔钱最终还是为了节省开支。因为老人有了免费乘车券就会多出门,而多出门就可有利健康少生病,从而减少政府的医疗费负担。日本还在大兴土木建造老人公寓。为了适应老年人增多的趋势,企业界也在大力开发适合老年人用的商品。比如,洗衣机的功能太复杂,就开发可使操作简化,只需按一次键就能完成洗衣功能的洗衣机;煤气开关不好拧,就设计按键式煤气灶;一般的筷子不好拿,就开发用有弹性的夹子连起来的特殊筷子;自动售票机的投币孔太窄一个一个硬币往里塞容易掉,就开发可以同时投入好几枚硬币的自动售票机等等。从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出发而开发的简易、安全的商品也受到了中青年人的欢迎,从而促进了整个商品朝着简易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。

尽管日本老人福利有较大改善,但是一部分低收入的退休老人仍然感到退休金不够用。

为维持普通生活尚有几万日元的缺口。有些人想出了“出国养老”的新招儿,比如一老妇在国内收入并不高,她用积攒的350万日元在菲律宾购得一幢豪华住宅,然后在她的近30万日元的退休金中,拿出一部分雇两名菲律宾女佣,一名司机,剩下的钱足够她在平时的花费。这样,一个在日本大概只能过得紧巴巴的日本老妇,到了菲律宾俨然成了富婆。

但是,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,政府财政越来越难以承受巨额的养老金负担,预计今后将减少降低养老金的支付,从而给未来的高龄化社会投下了阴影。

日本人日子过得如何?从电视上也可以窥见一斑。

日本已进入成熟经济时代。有的经济学家说,日本不应再拘泥于增长率数字,应形成“1%增长很平常”的心理。笔者的感觉是,如果说中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那么,当今的日本是以生活建设为中心。从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来看,在中国多介绍经济建设如何取得进展,令人感到热气腾腾。而看日本的电视,讲生活的内容多。中国人看起来就有些不习惯,认为日本的电视成天讲“吃喝玩乐”四个字。还应该加上一个“洗”,就是“吃喝玩乐洗”。日本人特别爱洗温泉浴,就经常在电视上宣传哪儿洗温泉最舒服。不过,日本人讲吃讲玩,大都是大众化的消费,怎么吃荞麦面,怎么做豆酱汤,甚至是吃白薯,都能做成一个专题节目。日本人讲吃讲穿,还总喜欢把日常生活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。比如为什么吃鱼要喝白葡萄酒,吃肉要喝红葡萄酒,白葡萄酒要喝凉的,红葡萄酒要喝热的等等,都是利用科学仪器对食物成分进行分析,说明道理。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是这样,比如为什么在冬天衣服不容易洗干净,就用各种温度的水做试验,证明适当提高水温可解决这个问题。总之,给人的感觉是,它的宣传侧重在以现有的收入水平把日子过得更好更科学。

日本人日子过得如何?也需看看人们的心理上有没有压力。

日本人常常抱有一种“危机感”,这在很长时期被认为是一种“优点”。比如,对“资源小国”(日本十分缺乏自然资源)的危机感,曾经激励日本人大力开发“头脑资源”,大力节约资源能源,大力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技术。但是,危机感也会起到副作用,特别是在眼下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,过多的担心、过剩的危机感导致经济活动更加消沉,特别是其中的大众媒体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,很值得讨论。

l996年底至1997年上半年笔者在日本,几乎每天都要看电视新闻,结果产生一种是“日本老有事儿”感觉,好像不知什么时候会有祸从天降,笔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?这与日本的新闻媒体对“事件”的连续跟踪报道太多有关。比如,笔者刚到日本时,日本某地发生了泥石流,埋了14位在现场作业的工人,有关方面在事件发生后,出动了大批人员,并动用了大型掘土机,努力寻找遇难者的遗体,非要把所有的遗体找到不可。于是,电视台一天几次地报道寻找遗体的进展情况,今天挖出几具,明天又挖出几具,一直到最后,挖到第13具,感到没有希望了,这才收兵。有人在泥石流中遇难,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极大关心;有关方面出于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人道主义的和负责任的精神,尽最大努力寻找遗体,这种精神是很可敬的。十几人遇难,一亿多人都来关心,显示了日本民族的一种凝聚力,我作为中国人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但是,问题在于大众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数量和频度似乎太多。因为“事件”不光是泥石流,紧接着又发生了厚生省事务次官舞弊事件,发生了日本驻秘鲁使馆的人质事件,发生了俄罗斯油轮触礁引起的重油泄漏事件,发生了静冈伊东地区群发地震事件,发生了核燃料再处理工厂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等等。对每次事件都进行大量跟踪报道,固然满足了国民关心这些与日本人性命攸关的事件的感情和心理,但也确实产生一些副作用,主要是给人一种“老有事儿”的紧张感,使人在精神上感到“太累”。日本既然是要做“生活大国”,就应使人们的生活过得宽裕一些,不仅在物质上要宽裕一些,而且在精神上也要轻松一些。现在大多数日本人的物质生活可说是比较宽裕了,但他们在精神方面似乎并不轻松。

(摘自《对话:北京和东京》,冯昭奎著,新华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